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解剖学会与广东省解剖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性、综合性解剖学学术刊物,全国公开发行。以广大形态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形态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本刊欢迎人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影像解剖学、病理解剖学、临床学科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科研论著、综述、讲座、技术方法、教学经验、变异畸形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的稿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07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85/R

邮发代号: 46-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1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解剖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671-0770
  • 国内刊号:44-14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解剖学研究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心包穿刺层次解剖标本制作及B超显像

    心包穿刺是借助穿刺经胸前壁直接刺入心包腔的一项操作技术。目前,在B超引导下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目的常见有:(1)抽取心包积液,以减轻对心脏的压迫;(2)抽取心包积液作生化测定,为诊治疾病的一种手段;(3)通过心包穿刺注入药物进行治疗等。因此,了解和掌握其应用解剖学基础和操作要点,才能更好的发挥B超在心包穿刺中引导穿刺过程,明确定经结构,避免误伤心脏的引导和跟踪作用。为了更好的配合临床与教学工作,......

    作者:胡丹为;宫崇高;马仁华;何为慧 刊期: 2001- 02

  • 活动骨架标本的串联方法

    通常串制骨架标本,作髋股、股胫、距踝、肩肱、肱尺、尺桡、桡腕、颞下、颌等关节可作一定限度的活动外,其他部位均不能活动,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为此,我们改进了部分串联方法,使脊柱的颈段、腰段、椎肋连接以及指(趾)间连接可作一定范围的活动,胸廓也可以扩大和缩小。串联方法如下。1脊柱的串联用可弯曲并有一定支持力的金属软管,串联颈椎和腰椎的椎管,胸椎和骶尾骨用金属杆串联,并与金属软管焊接。用弹性较好的泡沫塑......

    作者:吴解万;宁国强 刊期: 2001- 02

  • 硅酮密封胶在脊柱串制标本中的应用

    脊柱串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很多,尤其在串制各骨过程中所用材料的选择,不尽相同,传统方法用纸浆、橡胶、塑料板、石膏棉等材料替代椎间盘,椎间关节用金属丝连结,椎管内用钢筋连接固定。而本文作者在吸取传统方法串制经验的基础上,对原有材料进行了全新选择,现介绍如下。1材料准备(1)将要串制的椎骨标本安顺序摆放在方盘内备用;(2)将直径1.0cm,长约70cm的有机玻璃棒经加热弯制好四个生理弯曲备用、替代钢筋;......

    作者:马仁华;宫崇高;何为慧 刊期: 2001- 02

  • 全身动脉瓶装整体标本的制作

    当前,中专学校都面临着多专业、多轮次的教学新形式,形态学教学标本的需求量明显增加,标本损耗率也明显增高,而标本来源日益困难,标本储备量越来越少。为缓解这些矛盾,认为形态学教学标本应当走瓶装化的道路。目前,中、小型标本的瓶装化较易实现,而大型整体标本的瓶装制作一直是个难点,到专门的制作单位购买价格又十分昂贵。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大型瓶装整体标本制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全身动脉瓶装整体标本制作过程......

    作者:黄大元;钱继容 刊期: 2001- 02

  • 浅谈断面标本的制作

    断面解剖学是通过制作不同方向各种断面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由于它能在保护机体结构于原位情况下,准确的展示和表述诸结构的断面形态、位置及其毗邻,还可利用连续断面进行追踪观察。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如US、CT、MRI、SPECT迅猛发展及其临床的广泛应用,作为其形态学基础的断层解剖学已成为“人体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医学院校已开设了这门课程,作为医学基础课程,断层标本制作......

    作者:程明亮;李言;孙建军;侯罡;赵先玲 刊期: 2001- 02

  • 尸体灌注装置改进

    在解剖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中,尸体是实践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重要工具。尸体固定的成功与否,是尸体保存的关键。传统的尸体灌注装置由大容量吊瓶、乳胶管及玻璃插管连接而成。灌注时通过一侧股动脉或颈总动脉(较少用)做Ⅴ型切口,远心端结扎;近心端插管加压灌注。该装置有以下缺点:(1)玻璃插管制作难,要选用适宜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烤制而成,使用时难固定,易滑脱,易碎;(2)近心端灌注完后需二次灌注远心端;(3)乳胶管易......

    作者:刘爱生;田金玉;李会齐 刊期: 2001- 02

  • “自动转移平台”与“人体断层切割机”配套应用

    随着人体断层解剖学的普及及深入研究,对人体断层解剖学标本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需要量亦越来越大。为提高“断层标本”的切割质量,我们设计、发明并制作了“自动移动平台”(SYPZ),与人体断层切割机配套使用(该平台技术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327929)。1设备切割机:普通木工带锯机MJ318型、锯轮直径800mm,带锯齿距22mm,拨料宽3mm。电机为Y132M-4型,1440r/min,......

    作者:田永让;聂培力;赵咏梅;赵志敏 刊期: 2001- 02

  • 常见恶性肿瘤组织与血中蛋白激酶C-α基因突变的探索

    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由一个大家族组成,11个成员的结构,组织分布,生理特性及功能均有所不同。PKC介导了许多生理功能如:激素与神经递质的释放,离子及营养物质的跨膜转运,免疫细胞的激活等等;还能介导炎症反应等病理过程;在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KC与肿瘤的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

    作者:郭锦海;官成浓;陈南岳 刊期: 2001- 02

  • 心腔内注射肋间径路亟待筛选和统一

    心腔内注射是临床上抢救心搏骤停的一项,传统急救方法。然而,在一些医学教科书及参考书中,对心腔内注射肋间径路的穿刺部位、深度以及注射于何腔等描述,长期以来观点不一,众说纷纭。为此,本文将这些不同的方法,逐一列出,并从应用解剖学角度予以比较,提出看法,以求共识。1方法列举目前至少存在九种径路:①应在左侧第四肋间隙靠胸骨左缘进针[1];②于左侧第四或第五肋间隙胸骨左缘旁开2.0cm处进针[2];③进针点......

    作者:曹文建 刊期: 2001- 02

  • 国人甲状软骨骨化统计分析

    本实验研究用颈部前正中位X线摄片,观察了100例甲状软骨骨化出现率,其中男性82例,女性18例,年龄从25岁至70岁,旨在分析甲状软骨骨化出现率与年龄的关系,为国人甲状软骨骨化的骨化积累资料,分析结果如下。1甲状软骨骨化区出现率完全性骨化39例,占39%,其中男性36例,女性3例;散在性骨化4例,占4%,均为男性;上1/3骨化17例,占17%,其中男性9例,女性8例;中1/3骨化6例,占6%,均为......

    作者:廖顺顺;肖孔早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