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解剖学会与广东省解剖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性、综合性解剖学学术刊物,全国公开发行。以广大形态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形态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本刊欢迎人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影像解剖学、病理解剖学、临床学科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科研论著、综述、讲座、技术方法、教学经验、变异畸形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的稿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部门: 《解剖学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1-077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85/R

邮发代号: 46-269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312.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解剖学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解剖学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671-0770
  • 国内刊号:44-1485/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解剖学研究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基于虚拟解剖仿真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的教学

    传统的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教学过程中,以心脏模型、循环系统挂图、PPT图片以及观察瓶装标本和尸体为主,挂图所提供的只是静止的画面;模型失真且体积有限,学生看不清;声音靠老师当场模仿,和实际差距较大等[1].瓶装标易损坏,近年来尸体标本来源匮乏,导致学生参与的尸体标本观察的机会逐渐减少,导致学生学完循环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立体、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循环系统是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中所占比例大、应用为广......

    作者:聂政;雍刘军;肖莉;谢拥军 刊期: 2016- 03

  • 人体解剖学上课技巧浅谈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基础的基础课,人体结构复杂,名词繁多,上好解剖课,不是一件容量的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同是一门课,有的老师上得精彩纷呈,有的却枯燥乏味,教学确实是门艺术,要想上好一门课,需要我们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摸打滚爬,不断总结经验,在教学中得到提炼升华,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本人就根据自己多年来从事这门课的教学体会,就有关在教学中需要发挥的技巧总结如下,......

    作者:褚世居 刊期: 2016- 03

  • 人体形态学科教馆的建设与利用

    人体形态学科教馆作为高等院校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橱窗,肩负着教学、科研及科普的重任,目前日益受到政府、科协、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响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号召,加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我校以原有的医学形态学标本馆为基础,大胆进行改革尝试,积极完善人体形态学科教馆的相关的硬件及软件设施,现已成为湖南师范大学对外进行科学普及......

    作者:袁立明;谭三勤;周建林;彭耀金;杨华中 刊期: 2016- 03

  • 刍议护理解剖学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中的“五要五不要”

    解剖学青年教师往往刚参加工作即走上讲台,无论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技巧都比较匮乏.如何尽快进入角色,迅速适应人体解剖学教学需要,是每个青年教师只得思考的问题,下面谈谈窥孔之见.1护理解剖学青年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敬业精神,不要得过且过、当作权宜之计人体解剖学工作者要吃得了苦,干得了脏,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从选择解剖学教师这一职业起,护理解剖学青年教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始终把护理解......

    作者:李相能 刊期: 2016- 03

  • 如何给中职生上好人体解剖学第一堂课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医学生走进医学大门的“敲门砖”,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纽带,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医学中三分之一的名词来自人体解剖学.一般来说,人体解剖学第一堂课内容都是绪论,而绪论篇幅较少,内容简单,但名词较多且抽象.目前中专生主要来自初中生毕业生,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兴趣,文化基础薄弱,......

    作者:张奎 刊期: 2016- 03

  • 护理学实验室建设设备效率的提升

    护理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一要求的实现,离不开护理学实验室的建设.随着国家投资的加大,护理学专业的实验室的设备数量有所增加,但如何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增加实验室的整体效益,是护理学实验室管理人员为关注的问题[1-2].......

    作者:李海艳 刊期: 2016- 03

  • “合作、互动”提高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

    护理人员的医学基础专业知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本文针对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1],从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态度与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授课、师生互动三方面探讨提高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教”与“学”的含义,既是指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主体,更是指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教与学要结合成为“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唯有师生密切合作、加强互动才可实现.我校采取......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 03

  • 医学院校新生的惑与解

    带着高考胜利者的喜悦,顶着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光环,医学院新生自豪地迈入大学校园.然而,在中学应试教育培养下,大一新生很难适应《系统解剖学》的学习.另一方面,脱离了家长的监管,又相对经济独立,面对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同学转而谈恋爱、玩游戏、看电影、参加各类活动,从安逸中寻求慰藉,不仅荒废了学业,有些人甚至堕落犯罪,成为社会的败类.因此,如果不引起足够重视,设法使大一新生实现平稳过渡,前期十二年的人才......

    作者:崔爱玲;李明;刘学敏 刊期: 2016- 03

  • 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微课制作的路径研究

    《正常人体结构》是高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护理基础课,与医学各学科有紧密的联系.具有专业性强、内容过多以及实用性强等特点[1],对于刚入校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教与学的效果欠佳.随着信息化时代来临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已悄然开始[2].微课[3]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很快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关注和喜爱,一些《正常人体结构》课程的老师们也想参与微课制作,但不知从哪......

    作者:杨光宇 刊期: 2016- 03